1、课程性质与任务:
- 该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通常在学生学习了《机械基础》、《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人仿真》等先修课程后进行,其性质是让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程序调试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为后续学习和从事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任务方面,学生需要熟悉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结构、编程指令,能够制定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作方案,安装系统、处理系统异常并调试,同时能够编写合理的机器人程序。
2、安排:
理论教学:讲解工业机器人搬运工作站的组成,包括机器人本体、控制器、示教器、工具端执行器(如夹具、吸盘等)、传感器、安全防护装置等,介绍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常见的工业机器人品牌(如ABB、库卡、发那科等)的特点和优势,阐述搬运工作站的工作原理,包括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原理、物料搬运的流程、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接口等。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搬运工作站的安装与调试实训,指导学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机器人型号和配置,进行硬件连接和软件设置,教授学生如何使用示教器对机器人进行手动操作和编程,包括机器人的点动、连续运动、轨迹规划等,引导学生进行搬运任务的程序编写和调试,如物料的抓取、放置、码垛等操作,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教学方法与手段:
-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示工业机器人搬运工作站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 案例教学法,引入一些实际的工程项目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 任务驱动法,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设定一个物料搬运的任务,要求学生设计搬运方案、编写程序并进行调试。
-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协作,共同完成搬运工作站的安装与调试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考核评价方式:
-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项目报告等方面,理论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项目报告则要求学生对整个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 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