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编程性:
示教再现:操作者可以通过手动控制器(示教操纵盒)或者直接领动执行机构,使机器人按要求的动作顺序和运动轨迹操演一遍,在示教过程中,这些信息被自动存入程序存储器中,当机器人自动工作时,控制系统会从程序存储器中检出相应信息,将指令信号传给驱动机构,使执行机构再现示教的各种动作。
编程输入:可以将计算机上已编好的作业程序文件,通过 RS232 串口或者以太网等通信方式传送到机器人控制柜,这种方式适用于更复杂的任务和批量生产中的程序更换。
2、多自由度与灵活性:大多数工业机器人有 3 - 6 个运动自由度,其中腕部通常有 1 - 3 个运动自由度,这使得机器人能够在多个方向上进行移动和操作,完成各种复杂的工作任务,关节型的臂部有多个转动关节,可以实现灵活的转动和姿态调整;直角坐标型的臂部可沿三个直角坐标移动,适用于一些需要精确定位的工作场景。
3、感知功能:部分工业机器人具备触觉、力觉或简单的视觉等感知功能,具有触觉和力觉的机器人可以感知到与物体的接触情况以及作用力的大小,从而更好地进行精细的操作和控制,视觉功能则可以帮助机器人识别物体的形状、位置和颜色等信息,实现更智能的操作,在装配过程中,机器人可以通过视觉系统准确地识别零部件的位置和方向,提高装配的准确性和效率。
4、自动化程度高:工业机器人能够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自动执行工作,无需人工持续干预,它可以连续、稳定地进行生产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一些重复性、高强度或危险的工作环境中,工业机器人可以替代人工进行操作,降低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5、通用性:除了专门设计的专用工业机器人外,一般工业机器人在执行不同的作业任务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只需更换手部末端操作器(如手爪、工具等),便可执行不同的作业任务,如搬运、焊接、码垛、喷涂等,这种通用性使得工业机器人在不同的工业生产领域都能得到广泛的应用。
6、与其他设备协同工作:工业机器人可以与生产线上的其他设备(如机床、传送带、检测设备等)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自动化的生产系统,它们之间通过通信协议进行信息交互和协调工作,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7、人机协作能力: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工业机器人具备了与人协作的能力,它们可以在保障人类安全的前提下,与人类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这种人机协作的模式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为人类的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便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