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建立坐标系、确定机器人位姿、建立运动学模型、进行正运动学分析以及逆运动学分析等,以下是对这些步骤的详细介绍:
1、建立坐标系:在进行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之前,需要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这包括基座标系和各个关节或连杆的局部坐标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描述机器人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确定机器人位姿:在确定了坐标系之后,接下来是确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姿,位姿包括位置和姿态两个方面,通常用一个三维列向量来表示位置,用3×3的姿态矩阵来表示姿态。
3、建立运动学模型:将机器人各部件的运动关系抽象出来,建立数学模型以便分析机器人的运动规律,这涉及到对机器人的结构参数进行建模,如连杆长度、关节角度等。
4、进行正运动学分析:正运动学分析主要是根据已知的关节变量(如角度)来计算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和姿态,这一过程通常涉及到复杂的矩阵运算,可以通过编程软件如MATLAB辅助完成。
5、进行逆运动学分析:与正运动学相反,逆运动学分析是根据期望的末端位置和姿态来求解对应的关节角度,这是实现精确控制机器人动作的关键步骤,通常比正运动学更复杂,需要特定的算法来解决可能的多解问题。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分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涉及从建立坐标系到最终的逆运动学分析等多个步骤,每一步都是确保机器人能够准确、高效完成任务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