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新进展不断涌现,以下是对当前研究现状及新进展的概述:
-
国内研究现状
-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多模式视触觉感知技术: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机器人系统研究部王硕研究员团队在机器人多模式视触觉感知领域取得新进展,提出基于双目视觉的GelStereo系列视触觉传感技术路线,推动机器人视触觉传感及灵巧操作领域的发展。
- 柔性手部外骨骼机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器人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团队研发了一种高机动性、高适应性的液压动力自主轮腿机器人系统——WLR-3P机器人。
- 非时间域助力控制方法:面向下肢助力,提出了一种新的非时间域助力控制方法。
- 产业应用与发展
- 制造业转型升级: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等行业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进行焊接、装配、搬运等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新兴产业需求增长:在新能源、生物医药、物流等新兴产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电池组装、化成检测等环节开始引入工业机器人;物流行业中的仓储管理、货物搬运等也大量使用机器人。
- 政策支持与规划: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如《中国制造 2025》将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作为大力推动的重点领域之一,工信部发布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 技术研发与创新
-
国外研究现状
- 技术研发与创新
- 人机协作技术:国外在人机协作技术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致力于使机器人能够更好地与人类工作人员协同工作,德国库卡公司的一些新型机器人具备了高度灵敏的力反馈和碰撞检测功能,能够在与人类近距离接触时自动调整动作,确保人员安全。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融合: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提高机器人的自主决策和学习能力,美国的一些研究机构和企业在开发具有自主导航和路径规划能力的机器人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让机器人能够根据环境变化实时调整行动策略。
- 数字孪生技术: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建模和仿真,实现对机器人性能的优化和预测性维护,通过建立机器人的虚拟模型,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对机器人进行测试和优化,然后将优化后的参数应用到实际机器人中,提高机器人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 产业应用与发展
- 高端制造业应用:在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制造等高端制造业领域,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非常广泛且深入,波音、空客等飞机制造公司在飞机零部件的加工、装配过程中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实现了高精度、高质量的生产。
- 服务业拓展:除了传统的工业领域,工业机器人在国外的服务业中也有了一定的应用,日本的酒店开始使用机器人进行客房服务,包括送餐、打扫卫生等工作;欧洲的一些医院也在尝试使用医疗机器人进行手术辅助、康复护理等工作。
- 技术研发与创新
国内外工业机器人研究均取得了显著进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同步推进,共同推动着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工业机器人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