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挑战:
-
技术研发方面
-
市场竞争方面
- 国际竞争压力大:国际知名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如发那科、安川、库卡、ABB 等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完善的销售网络,在全球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企业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等方面与之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激烈的国际竞争。
- 国内竞争加剧:随着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该领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价格战、同质化竞争等问题较为突出,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生存和发展面临挑战。
-
产品应用方面
- 应用场景复杂多样: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差异较大,需要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进行定制化开发和优化,这增加了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复杂度和成本,也对企业的技术实力和项目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次开发和集成难度大: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往往需要与其他设备、系统进行集成,并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客户特定的生产需求,但目前相关的软件、算法和工具还不够完善,开发难度大、周期长,且对开发人员的要求较高。
-
成本投入方面
- 研发成本高:工业机器人的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研发设备购置、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费用,而且研发周期长、风险大,如果研发失败或产品不能达到市场预期,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 生产成本高: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导致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国内的原材料、劳动力等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使得工业机器人的整体生产成本较高,在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受到影响。
-
客户认知和市场推广方面
- 客户认知度低:部分中小企业对工业机器人的了解和认识不足,对其投资回报率存在疑虑,担心机器人无法与现有生产系统兼容、操作复杂、维修成本高等问题,导致对工业机器人的接受程度较低,市场需求难以充分释放。
- 市场推广难度大:由于工业机器人是一种相对专业的设备,其销售和推广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背景和专业知识,企业在市场推广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向客户准确传达产品优势、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等问题,推广效果不理想。
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面临多方面的困难,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成本、拓展市场,并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应对这些挑战,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