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操作与编程准备
- 熟悉系统界面和硬件组成:了解华中数控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操作界面,包括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等的功能,掌握机器人的硬件结构,如机械臂、关节、末端执行器等的连接方式和工作原理。
- 坐标系建立与转换:明确基坐标系、关节坐标系、工具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示教器或编程软件建立和转换坐标系,以便准确控制机器人的运动位置和姿态。
- 运动指令学习:掌握机器人的基本运动指令,如关节运动(MOVJ)、线性运动(MOVL)等,以及运动指令的参数设置,包括目标位置、速度、加速度等。
-
编程逻辑与流程控制
- 顺序结构编程:按照任务的顺序依次编写程序,使机器人能够完成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先移动到起始位置,再进行物料抓取,然后放置到指定位置。
- 分支结构编程:根据不同的条件判断结果,选择执行不同的程序分支,通过传感器检测工件的存在与否,决定是否执行抓取动作。
- 循环结构编程:当需要重复执行某些操作时,可以使用循环结构编程,对多个相同的工件进行重复的抓取和放置动作。
-
输入输出信号处理
- 数字量输入输出:了解数字量输入输出信号的类型和作用,如限位开关、接近传感器等的输入信号,以及气缸、指示灯等的输出信号,学会在程序中对数字量信号进行读写操作,实现对外部设备的控制。
- 模拟量输入输出:掌握模拟量输入输出信号的处理,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的模拟量输入,以及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等的模拟量输出,能够在程序中对模拟量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和应用。
-
传感器应用与校准
- 常见传感器原理:熟悉常用的传感器,如视觉传感器、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视觉传感器可用于识别工件的形状、位置和姿态;力传感器可用于检测抓取力度等。
- 传感器校准方法:学会对传感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力传感器进行零点校准和灵敏度校准,对视觉传感器进行标定和图像处理算法的调整。
-
安全与故障处理
- 安全意识培养:强调机器人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避免与机器人碰撞、防止误操作等,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 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常见的机器人故障类型和诊断方法,如电机故障、传感器故障、通信故障等,能够根据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和排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
实际案例应用与优化
- 案例分析与实践: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的编程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具体的任务中,如物料搬运、零件装配、焊接等,分析案例的需求和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程序优化与调试:在完成基本编程后,对程序进行优化和调试,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效率、精度和稳定性,调整运动速度、加速度等参数,优化运动轨迹,减少机器人的振动和冲击。
华中数控工业机器人教学编程案例解析需全面覆盖以上方面,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工业机器人编程技术的核心要点,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