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原理
-
机电驱动:
- 原理: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电动机产生驱动力或力矩,进而驱动机器人的运动部件实现各种动作,常见的电动机包括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等。
- 特点:电源使用方便,信号传输、处理和控制方便,运动速度快、精度高,容易实现复杂的运动轨迹和控制策略,可实现远距离操控和自动化操作,并且不污染环境,噪声低。
-
液压驱动:
- 原理: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通过液压泵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经过管道、阀等液压元件将压力能传递给液压缸或液压马达,从而驱动机器人的执行机构产生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
- 特点:具有较高的功率 - 质量比和扭矩 - 惯量比,能够输出较大的力和力矩,运动平稳,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但存在泄漏问题,效率不高,且液压系统对油液的清洁度要求较高,维护成本相对较高。
-
气动驱动:
- 原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源,通过气缸将压缩空气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机器人的运动部件做直线运动或旋转运动。
- 特点:气源方便、无污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轻载、高速、频繁启停的场合,如自动化生产线中的物料搬运、分拣等,但气动系统的压力通常较低,输出力较小,定位精度相对较低,且存在气体压缩性导致的稳定性问题。
类型
-
关节型机器人:
-
直角坐标机器人:
- 结构特点:由三个互相垂直的直线运动轴组成,运动轨迹呈直角坐标系。
- 应用领域:结构简单、刚性强、定位精度高,适用于搬运、装配、激光切割、包装等需要精确直线运动的应用。
-
SCARA机器人:
- 结构特点:具有圆形工作范围,由两个平行关节组成,可以在选定的平面上提供适应性,旋转轴垂直定位,安装在手臂上的末端执行器水平移动。
- 应用领域:主要用于装配应用,如电路板上的元件插装、塑料部件的组装等。
-
Delta机器人:
- 结构特点:并联机器人,通常有三个或更多的执行机构,这些执行机构通过一系列的平行连杆和关节相互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闭环的运动链。
- 应用领域:以其高速、高精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药品、化妆品等快速消费品行业的分拣、包装和搬运等工序。
-
协作机器人:
- 结构特点:可以与人类在同一工作空间内进行协同作业,通常具有较轻的质量、较小的体积和较慢的运行速度,以确保人员的安全。
- 应用领域:适用于需要人机协作的场景,如电子制造、医疗设备制造等领域的精密组装、检测等任务。
工业机器人的驱动原理主要包括机电驱动、液压驱动和气动驱动三种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而机器人的类型则多种多样,包括关节型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SCARA机器人、Delta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和应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