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结构系统
-
驱动系统
- 动力装置:常用的动力源有电动机、液压泵和气动压缩机等,电动机包括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等;液压泵用于产生液压动力;气动压缩机则提供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这些动力装置将电能、液压能或气压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机器人的运动提供动力。
- 传动机构:将动力装置产生的动力传递给机器人的各个运动部件,实现机器人的运动,常见的传动机构有齿轮传动、皮带传动、链条传动、丝杠螺母传动等,还有用于精确控制运动的减速器,如谐波减速器、RV 减速器等,它们能够提高运动精度和扭矩输出。
-
控制系统
- 控制器:是机器人的核心控制部件,负责对机器人的各个动作进行精确的控制和管理,它接收来自操作者的指令或预编程的指令,通过运算和处理,生成相应的控制信号,发送给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使机器人按照要求完成各种作业任务。
- 示教器:是一种人机交互设备,操作者可以通过示教器对机器人进行编程、调试和操作,示教器通常具有丰富的功能按键和显示屏,方便操作者输入指令、设置参数、查看状态等。
- 传感器系统:用于感知机器人的内部状态和外部环境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控制器,以便控制器实时调整机器人的动作,内部传感器主要监测机器人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力矩等参数;外部传感器则用于检测周围的环境信息,如物体的位置、形状、尺寸、颜色等,以及障碍物的存在与否。
-
感受系统
- 内部传感器模块:主要用于检测机器人自身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力矩、电流等内部状态信息,帮助控制系统了解机器人的运行状况,实现精确的运动控制和保护机器人免受损坏,编码器可用于测量关节的旋转角度和速度,加速度计和陀螺仪可用于检测机器人的加速度和角速度,力传感器可用于检测机器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 外部传感器模块:用于感知机器人周围的外部环境信息,包括物体的位置、形状、尺寸、颜色、温度等,以及障碍物的存在与否等,常见的外部传感器有摄像头、激光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可以帮助机器人识别目标物体、确定其位置和姿态,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各种作业任务。
工业机器人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各组成部分相互协作,共同实现机器人的各种功能和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构成也将不断优化和完善,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工业生产需求和多样化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