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1、青岛人工智能产业园:
位置规模:位于青岛市崂山区,规划面积近3000亩。
发展成果:已聚集了众多人工智能企业,如中科曙光全球研发总部基地、东华软件副中心产业园等重点项目,2023年实现人工智能产业营收300亿元,同比增长40%左右;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220亿元,园区内还建有山东省首个机器视觉概念验证中心等创新平台。
2、青岛崂山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
入选名单:获评第一批省级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
产业布局:围绕海洋人工智能的四个细分领域(海洋大模型、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及机器人)强化跨行业协作,形成2大应用场景。
企业集聚:集聚区内已落地超过100家涉海企业,2024年的预计总营收达到75亿元。
3、青岛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启动区二期项目:
验收情况:已于近日通过竣工验收。
项目概况:位于青岛市市北区,总建筑面积75545平方米,包含6栋高档商业办公楼及其附属配套用房和地下车库等。
意义作用:该项目建成后将有力助推青岛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成为引领环海"AI创新"要素流动的新标杆。
政策支持
1、《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若干政策》:
发布背景:于2023年2月23日在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园仪式上对外发布,是全国首个市、区两级一体化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园发展政策。
:从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支持企业集聚发展、强化产业技术支撑、优化生产要素保障四个方面提供“一揽子”支持措施,包括对园区内算力中心运营服务给予补助,对企业的房租补贴、试点示范项目、产业人才引进等领域的支持额度大幅提升等,各项奖补资金叠加园区建设补贴,总计达5.3亿元。
2、《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
总体要求:以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培育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发展能级,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海洋人工智能集聚区。
重点任务:包括算力设施“强基”行动、算法模型“铸魂”行动、数据要素“提质”行动等,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深度融合与赋能应用。
这些项目和政策共同推动了青岛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和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