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网 / 技术资讯 / 正文

工业机器人本体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何选择?

2025-02-24技术资讯 阅读 14
选择读文语音:

工业机器人本体是工业机器人的操作机构,由机械臂、驱动装置、传动装置和内部传感器等组成。

主要作用

1、执行工作任务:机器人本体是完成各种工作任务的主体部分,如焊接、喷涂、搬运、装配等,其机械臂可以在三维空间中灵活运动,精确地到达指定位置并完成相应操作。

2、保证运动精度:通过高精度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确保机器人本体的运动精度,从而保证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例如在电子线路板组装等需要高精度操作的工序中,高精度的机器人本体至关重要。

3、适应不同工况: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配备不同的末端执行器,如焊枪、吸盘、夹爪等,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工况和多样化的生产任务。

4、提供动力支持:驱动装置为机器人本体的运动提供动力,使其能够按照预定的程序和轨迹进行运动,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工业机器人本体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何选择?

选择方法

1、根据应用场合选型

- 如果应用制程需要在人工旁边由机器协同完成,对于通常的人机混合的半自动线,特别是需要经常变换工位或移位移线的情况,以及配合新型力矩感应器的场合,协作型机器人是一个很好的选项。

- 若是寻找一个紧凑型的取放料机器人,水平关节型机器人(Scara)比较合适;如果是针对小型物件、快速取放的场合,并联机器人(Delta)更为合适;而垂直关节多轴机器人则能适应更大范围的应用,如取、放料到码垛,以及喷涂、去毛刺、焊接等专用制程。

2、根据有效负载选型

- 明确机器人需要搬运的工件重量以及机器人手爪等附加装置的重量,确保所选机器人的有效负载能够满足工作需求,同时要考虑机器人的负载曲线,因为在不同距离位置,实际负载能力会有所不同。

3、根据自由度选型

- 简单的直来直去场合,4轴机器人通常就足够;若应用场景空间狭小且手臂需要较多扭曲和转动,6轴或7轴机器人则更具优势,轴数越多,机器人的灵活性越高,但成本也相对更高,需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综合考虑。

4、根据最大作动范围选型

- 评估目标应用场合所需的最大距离,包括水平运动范围和垂直高度等,查看各公司提供的相应机器人作动范围图,判断其是否适合特定的应用,同时要注意机器人的水平运动范围中的非工作区域。

5、根据重复精度选型

- 根据具体的应用工序来确定对重复精度的要求,如组装电子线路板等精密工序,需要超级精密重复精度的机器人;而对于打包、码垛等粗加工序,对重复精度的要求则相对较低。

6、根据速度选型

- 根据作业的周期时间来确定所需的机器人速度,规格表会列明机器人的最大速度,但实际运行速度会在0和最大速度之间变化,还需考虑加减速等因素,一些制造商还会标注机器人的最大加速度。

7、根据刹车和转动惯量选型

- 确保所选机器人具备足够数量的刹车,以保证在工作区中能够精确和可重复地定位,特别是在意外断电等特殊情况下,不带刹车的负重机器人轴可能会造成意外风险,某些情况下机器人的转动惯量也可作为设计安全性的额外保障。

8、根据防护等级选型

- 根据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环境,选择达到相应防护等级标准的机器人,如与食品相关产品、医药、医疗器具或易燃易爆环境中工作的机器人,对防护等级有特殊要求。

9、根据重量选型

- 如果工业机器人需要安装在定制的工作台甚至轨道上,需要考虑其重量并设计相应的支撑结构。

工业机器人本体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选择工业机器人本体时,需要综合考虑应用场合、有效负载、自由度等多个因素,以确保所选机器人能够满足生产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