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职责
1、系统设计:根据生产线需求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器人型号、品牌及配套设备,进行整体的系统集成设计,包括机器人与周边设备的布局、通信连接等。
2、编程调试:编写机器人的控制程序,设定动作轨迹、运行参数等,使机器人能完成如搬运、焊接、装配、喷涂等各种生产任务,并对程序进行调试优化,确保其高效稳定运行。
3、安装维护:负责机器人系统的现场安装,包括机械部件组装、电气线路连接等,还要定期对机器人进行维护保养,检查零部件磨损情况并及时更换,保障其正常运行。
4、故障排除:当机器人出现故障时,迅速进行诊断分析,找出故障原因,并及时修复,减少停机时间对生产的影响。
5、项目文档管理:编制与项目相关的文档,如使用说明书、操作手册、维护指南等,便于后续的操作、维护和管理。
6、协作沟通:与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工艺人员等密切合作,共同解决项目中的技术问题,还需与客户或生产部门沟通交流,了解需求和反馈,提供技术支持。
所需技能
1、专业知识:掌握机械工程、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等多学科专业知识,熟悉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运动原理、控制系统、编程语言等。
2、编程能力:熟练掌握至少一种工业机器人编程语言,如RAPID、KAREL等,以及PLC编程和相关通讯协议,能够实现机器人的复杂动作控制和与其他设备的协同工作。
3、系统集成能力:具备将机器人与各种设备、传感器、控制系统等进行集成的能力,确保整个生产系统的协调运行。
4、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机器人故障原因,并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保障生产的连续性。
5、图纸绘制能力:熟练使用CAD、EPLAN等制图软件,能够绘制机器人系统的布局图、电气原理图、机械零件图等,为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提供指导。
6、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合作完成项目,较强的沟通能力,以便准确理解需求和传达技术信息。
7、学习创新能力:关注行业新技术、新趋势,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具备创新思维,能够提出优化方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8、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机器人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过程中的人员安全和设备安全。
工业机器人工程师在智能制造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工作职责广泛且关键,需要具备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多样化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