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1、目标明确: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江苏省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机器人产业链规模将达2000亿元左右,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达到250亿元以上,成为全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和集成应用高地,到2027年,全省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重点任务: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分类培育优质企业,创新产品推广模式,提升产业技术基础,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推进产业生态建设。
扶持措施
1、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 培育建设省级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研究院等各类研发平台。
- 发挥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作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
2、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针对机器人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集中力量开展技术研发。
- 发布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重点攻关方向,包括高精度减速器、高端伺服系统、高性能控制器、高可靠高精度编码器等关键零部件和机器人操作系统。
3、分类培育优质企业:
- 加大对机器人产业链龙头企业招引力度,建立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 支持“链主”企业整合上下游企业、研发机构等资源,加快培育创新能力强、管理水平优、综合效益好的“领航”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
4、创新产品推广模式:
- 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政企协同搭建产品供需对接与应用推广公共服务平台。
- 组织开展产业链供需对接,促进制造企业与应用行业深度融合。
- 创新共享服务模式,加强机器人产品推广应用。
5、提升产业技术基础:
- 实施标准规范引领工程,持续推进机器人标准化工作。
- 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地区建设人形机器人概念验证中心、国家智能工业机器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
6、加快产业集聚发展:
- 推动合理区域布局,引导资源和创新要素向产业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地区集聚。
- 围绕各地机器人产业基础条件和功能定位,建设一批优势互补、各具特色的机器人产业基地。
7、推进产业生态建设:
- 构建机器人产业良好生态圈,引导机器人企业通过不同环节之间的协同合作,促进机器人技术创新和进步。
- 加强国际产业安全合作,推动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强化网络安全防护,提升信息获取、数据交互、数据安全等技术保障能力。
8、加大政策支持:
- 用足用好江苏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并统筹现有各类省级专项资金,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机器人产业重大项目、重大研发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
这些政策解读和扶持措施旨在推动江苏省机器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分类培育优质企业、创新产品推广模式、提升产业技术基础、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和推进产业生态建设等举措,实现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