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著特点
1、可编程性:
- 工业机器人可以根据其工作环境的变化和需要进行再编程,因此在小批量多品种具有均衡高效率的柔性制造过程中能发挥很大的功用。
- 这种可编程性使得工业机器人能够快速适应不同生产任务的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2、拟人化:
-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工业机器人在机械结构上拥有和人类类似的行走、腰转、大臂小臂、手腕和手爪等部件,在控制上拥有电脑进行整体操作。
- 智能化工业机器人还拥有许多类似于人类的“生物传感器”,如力传感器、负载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提高了工业机器人对周围环境的自适应能力。
3、通用性:
- 除了专门设计的专用机器人外,一般的工业机器人在执行各种不同作业任务时,都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 只需要更换工业机器人手部的末端操作器(如手爪、工具等),就可以执行不同的作业任务。
4、高效率:
- 工业机器人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长时间连续工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能。
- 这种高效率使得工业机器人在流水线生产、大规模加工和高负荷工作环境中发挥独特优势。
5、高精度:
- 工业机器人具备高度精准的运动控制能力,可实现高精度的加工和装配操作。
- 通过使用精密传感器和先进的反馈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可以在微米级别上进行定位和运动,并在生产过程中保持一致的精度。
6、技术先进:
- 工业机器人集精密化、柔性化、智能化、软件应用开发等先进制造技术于一体。
-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工业机器人能够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检测、控制、优化、调度、管理和决策,从而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7、技术升级:
- 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具备精细制造、精细加工以及柔性生产的技术特点。
- 这些技术是继动力机械、计算机之后,出现的全面延伸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新一代生产工具,是实现生产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的重要手段。
8、应用领域广泛:
- 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装备是生产过程的关键设备,可用于制造、安装、检测、物流等生产环节。
- 这些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低压电器、电力、IC装备、军工、烟草、金融、医药、冶金及印刷出版等众多行业。
9、技术综合性强:
- 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成套技术集中并融合了多项学科,涉及多项技术领域。
- 这些技术包括工业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动力学及仿真、机器人构建有限元分析、激光加工技术、模块化程序设计、智能测量、建模加工一体化、工厂自动化以及精细物流等先进制造技术。
辨识方法
1、观察机械结构:
- 检查机器人是否具有类似人类的机械结构,如行走、腰转、大臂、小臂、手腕和手爪等部分。
- 这些结构是工业机器人拟人化特征的重要体现。
2、检查控制系统:
- 确认机器人是否由电脑或类似的控制系统进行整体操作。
- 控制系统的存在是工业机器人实现复杂任务和高精度操作的关键。
3、评估传感器配置:
- 查看机器人是否配备了各种传感器,如力传感器、负载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
- 这些传感器用于感知外部环境信息,提高机器人的自适应能力和操作精度。
4、测试可编程性:
- 尝试对机器人进行编程或重新编程,以适应不同的工作任务或环境变化。
- 如果机器人能够轻松地接受新指令并执行相应任务,则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可编程性。
5、考察通用性:
- 检查机器人是否能够通过更换不同的末端操作器来执行多种不同的作业任务。
- 这种通用性是工业机器人灵活性的重要体现。
工业机器人的显著特点包括可编程性、拟人化、通用性、高效率、高精度、技术先进、技术升级、应用领域广泛和技术综合性强,通过观察机械结构、检查控制系统、评估传感器配置、测试可编程性和考察通用性等方法,可以有效地辨识工业机器人的显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