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工程基础类
机械制图与CAD:学生需要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标准,能够准确绘制和识读工程图纸,理解零件图、装配图等各类机械图纸的表达方法,为后续学习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安装与调试等打下基础。
机械工程技术基础:了解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材料力学、机构学等知识,熟悉各种机械传动机构、零部件的设计和工作原理,这对于理解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构成、运动原理以及进行机械部分的维护和故障排除非常重要。
工程材料: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和应用范围,因为工业机器人的制造涉及到多种材料的选用,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满足机器人的性能要求。
2、电子电气工程类
电路与电工技术:这是学习工业机器人技术的重要基础课程,学生要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实验技能,熟悉常用电气元件的特性和应用场景,能够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和故障排查,在工业机器人中,电路与电工技术的知识对于理解机器人的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以及传感器等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该课程是在电路与电工技术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涵盖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内容,使学生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电路的能力,为学习工业机器人的电气控制部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的电气系统集成等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主要讲解各种电机的工作原理、特性和控制方法,如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等,在工业机器人中,电机是常用的动力源,因此掌握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对于理解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动力驱动具有重要意义。
3、自动控制原理类
自动控制原理:这门课程主要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设计方法,包括反馈控制、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等基本概念,以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等性能指标,通过学习自动控制原理,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核心原理,为后续学习机器人的运动控制、轨迹规划等高级内容奠定基础。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传感器是工业机器人获取外部信息的重要手段,本课程主要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和应用方法,如光电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力传感器等,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能够对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这对于实现工业机器人的感知、定位和控制等功能至关重要。
4、计算机科学类
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开发的编程语言,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也有重要应用,学生需要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控制结构和函数等知识,具备使用C语言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为学习工业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编程和软件开发打下基础。
计算机基础: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操作系统、网络通信等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的常用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如办公软件、绘图软件等,在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中,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编程、仿真、监控等方面,因此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和实践工业机器人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多学科的前置知识和技能,这些前置课程涵盖了机械工程、电子电气工程、自动控制原理等多个领域,通过学习这些前置课程,学生可以为深入学习工业机器人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