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职责
需求分析与方案制定:与企业生产部门紧密合作,深入理解生产线的实际需求,包括分析生产流程、确定机器人的应用场景、评估机器人的性能要求等,基于这些需求,制定详细的机器人应用方案,涵盖机器人选型、布局设计、工艺流程优化等方面。
机器人选型与采购: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从市场上众多品牌和型号的机器人中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产品,需要对不同品牌机器人的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进行全面评估,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与谈判,确保采购到性价比高的机器人。
编程与调试:利用专业的编程软件对选定的机器人进行编程,编写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控制逻辑、传感器数据处理等程序,编程完成后,进行机器人的调试工作,确保机器人能够按照预期完成各种生产任务,并在调试过程中不断优化程序,提高机器人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系统集成与测试:将机器人与生产线上的其他设备进行集成,如传感器、执行器、PLC等,设计机器人与其他设备的通信协议、接口以及数据交换方式等,集成完成后,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机器人能够与其他设备协同工作,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运行。
培训与技术支持:为生产线上的操作人员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教授他们如何操作机器人、维护机器人以及处理机器人运行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等。
2、成为优秀工程师的方法
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机械原理、电气控制、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熟悉机器人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性能参数等基础知识,了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以及PLC的编程与应用等。
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够熟练使用示教器、操作面板等人机交互设备及相关机械工具对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或系统进行装配、编程、调试、工艺参数更改、工装夹具更换及其他辅助作业,掌握至少一种工业机器人编程语言,如RAPID、KRL等,并能够利用专业的编程软件进行机器人的编程与仿真。
问题解决能力:在面对复杂的生产环境和多样化的需求时,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经验积累,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团队协作精神:与跨学科团队成员有效沟通与合作,清晰表达想法,倾听他人意见,共同推动项目进展,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能够与不同部门的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持续学习意识: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参加专业培训、学术交流会议和在线课程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师肩负多重职责,需具备全面技能,要成为优秀的工程师,需不断学习实践,提升专业素养,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