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早期构想:18世纪机械学家、电学家的设计想法,为机器人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正式提出概念:20世纪20年代,捷克剧作家Karel Capek在其剧本中创造了“robot”一词,正式提出了机器人的概念。
首台机器人诞生:1954年,美国的George Devol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程式设计的机器人,1961年,美国联合汽车公司(GM)首次使用了由安装在悬臂臂上的电动手臂组成的“无骨架”机械手,标志着工业机器人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发展历程
初步发展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关键技术开始涌现,如可编程操作装置等,美国斯坦福研究院推出了首台数字控制机器人,实现了简单的自动化操作。
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工业机器人迎来了快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扩展,计算机控制系统被引入,使机器人能够执行更为复杂的任务和动作,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如视觉传感器和力传感器的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操作能力。
普及应用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工业机器人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多关节机器人开始出现,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精度,可以执行更复杂的任务,传感器和视觉系统的应用开始在工业机器人中普及,这些技术使机器人能够感知周围环境和实时反馈,从而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执行任务。
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过一个多世纪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如今已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