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设计要求
1、功能需求:确定机器人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如焊接、搬运、装配等,以便确定其负载能力、工作范围、精度要求等。
2、工作环境:考虑机器人的工作环境,如温度、湿度、粉尘、腐蚀性等,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和材料。
3、性能指标:根据实际需求,制定机器人的性能指标,如重复定位精度、速度、加速度、负载能力等。
二、进行方案设计
1、总体结构设计: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机器人的总体结构形式,包括底座、腰部、大臂、小臂、腕部和末端执行器等部分的结构布局和连接方式。
2、传动机构设计:选择合适的传动机构,如齿轮齿条、滚珠丝杠、谐波减速器等,实现各关节的运动传递和动力输出。
3、驱动方式选择:根据负载能力和运动要求,选择合适的驱动方式,如电机驱动、液压驱动、气动驱动等。
4、控制系统设计:设计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实现对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操作指令的执行。
三、开展详细设计
1、结构尺寸计算:根据设计要求和传动机构的特点,计算各部件的结构尺寸,确保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和性能满足要求。
2、零部件设计:对各部件进行详细的结构设计,包括形状、尺寸、材料、加工工艺等,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
3、强度校核:对关键零部件进行受力分析,计算其强度和刚度,确保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
4、运动学分析:运用数学知识,对机器人的运动学进行分析,计算各关节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参数,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四、制作实物模型与调试
1、实物模型制作:根据设计图纸,制作机器人的实物模型,进行组装和调试,检查各部件的安装精度和运动性能。
2、控制系统调试:对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进行编程和调试,实现对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操作指令的执行,优化控制参数,提高机器人的性能。
3、性能测试:对机器人的性能进行全面测试,包括重复定位精度、速度、加速度、负载能力等,确保其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五、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1、内容结构:论文应包括绪论、总体方案设计、传动机构设计、结构设计、工作空间分析、关键零部件校核、总结等章节。
2、图表绘制:使用AutoCAD、SolidWorks等软件绘制机器人的装配图、零件图、三维图形等,使论文内容更加直观、清晰。
3、文献引用:引用相关的参考文献,注明作者、出版年份、文章题目等信息,确保论文的学术规范性。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完成一个高质量且实用的六轴工业机器人结构设计毕设,为未来的工业自动化领域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