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类
- 以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工程和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主要目的,FIRST 系列机器人竞赛,针对在机器人领域有兴趣的青少年举行。
- 通常要求参赛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指定的材料和工具,设计、制作并编程控制机器人完成特定任务,如巡线、避障、搬运等。
2、对抗竞技类
- 以机器人之间的对抗和竞争为核心,考验机器人的性能和参赛者的操控策略,RoboMaster 机甲大师赛,自 2013 年首次举办后,凭借其激烈硬朗的竞技风格吸引了全国数百所高校和机器人爱好者的关注。
- 比赛形式多样,包括机器人足球比赛、机器人格斗比赛等,在比赛中,机器人需要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精准的运动控制能力和强大的对抗能力。
3、学术研究类
- 侧重于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推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世界机器人大赛中的脑控机器人比赛是典型的学术研究类赛事,通过对神经系统的电活动和特征的信号收集、识别和转化,将人脑发出的指令直接传递给机器终端,考察机器人在 “智慧化” 方面的成果。
- 参赛者通常是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研发人员,他们会在比赛中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应用。
4、应用类
- 强调机器人在实际工业场景中的应用能力,与实际生产需求紧密结合,例如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与创新赛项,会模拟工业生产线上的物流搬运、零部件装配等任务,要求参赛机器人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任务。
知名的工业机器人比赛有:
1、国际级赛事
世界机器人大赛(World Robot Contest):是世界机器人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选拔赛、锦标赛、总决赛组成,围绕科研类、技能类、科普类设置相关竞赛项目,被誉为机器人界的 “奥林匹克”,自 2015 年起至 2024 年已成功举办多届。
FIRST 系列机器人竞赛:起源于美国,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之一,旨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2、国家级赛事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CARC):由中国科协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竞赛软件和硬件结合,比赛包含机器人综合技能比赛、机器人创意比赛、FLL 机器人工程挑战赛、VEX 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和 WER 工程创新赛五个竞赛项目。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是一项面向全国大学生的智能汽车竞赛,要求参赛队伍自主设计和制作一辆能够在特定赛道上自主行驶的智能汽车,通过竞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这些比赛不仅为参赛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推动了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